商品资料:
Description
内容简介
作者亲身实证超过30年 现代人必备的抗炎圣经! 教你吃对食物,找回不生病的人生 你知道吗?小病不除,大病就来…… ◆肠胃道发炎→胃癌、大肠癌 ◆泌尿道发炎→肾脏受损 ◆血管发炎→心肌梗塞、脑中风 ◆感冒、呼吸道发炎→心肺衰竭 ◆长期疲劳、肝脏发炎→肝硬化 防炎,是身体健康的第一步 现代人三餐外食、运动量不足造成血液黏稠,是慢性发炎的主因,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过敏等,都跟「发炎」大有关系。身体发炎,该怎么办?生机饮食权威欧阳英老师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发炎对人体的直接影响,并深入说明发炎反应与国人常见疾病的连带关系,指导各种炎症的防病守则,扭转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从食养着手防炎,吃对食物、适时断食,摆脱慢性发炎的体质,替你夺回身体健康的自主权! 本书特色 1.病症分类详细,对症下药:从常见炎症、文明病、妇女幼童病、癌症等一一解说,并按照个人体质、症状搭配食养疗方,如西红柿抗氧化能有效抗癌、山药含有天然荷尔蒙适合更年期调养等,对症下药,让病好得更快。 2.采用自然疗法,零负作用:欧阳老师认为所有生理异常现象都是身体的疗愈过程,应从忌口刺激性食物、调整作息,并配合天然全食物进行食疗,吃进身体真正需要的营养! 3.食疗食谱多样,做法简单:健康蔬果汁、特效茶汤、温热粥品……共88道食养配方,作法容易效果好,帮助身体自动启动抗发炎模式。
欧阳英 食疗生机的传道者。拥有中国一级的营养师执照,有近四十年的食疗辅导经验,可说是华人中研究自然饮食法的佼佼者,曾成功让许多罹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甚至癌症的患者恢复或改善健康。 经常受邀至各机关团体、电视台及广播电台,讲授生食疗法、断食疗法和生机饮食,演讲场次超过2000场,每年举办断食营与各种生机饮食教学活动,更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大陆等地,参加学员遍布海内外。 自1981年起创立「欧阳英生机饮食研究中心」,是全球华人首创的食疗推广机构,以全日制的食疗方式照顾癌症病人及各种疑难杂症病患,透过个别辅导、对症调养的食疗设计增强其自愈力。欧阳英老师将他的经验出版发表,至今已累积五十余册著作。 2000年创立「欧阳英乐活生机网」(www.oyoung.com.tw),分享各种疾病的饮食对症调养,深受欢迎,浏览数突破两千万人次。
目录
作者序 欧阳英 作者序 徐凡 Chapter 1 认识发炎与食养 什么是发炎 食养停看听 这样吃才对 健康生活三步骤 Chapter 2 常见炎症 ◎过敏性鼻炎 ◎牙龈炎(牙齿疾病) ◎扁桃腺炎(咽喉炎) ◎过敏疾病(含自体免疫性疾病) ◎肾炎(肾病) ◎皮肤病 ◎前列腺肿大 ◎肩周炎 Chapter 3 文明病 ◎胃炎 ◎肝炎 ◎肺炎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心脏病 ◎痛风(尿酸高) ◎失眠 Chapter 4 新陈代谢低下 ◎腰酸背痛 ◎性功能低下 ◎结石 ◎掉发与白发 ◎便秘与腹泻 ◎肥胖 Chapter 5 癌症及妇女小儿疾病 ◎腺体肿瘤 ◎非腺体肿瘤 ◎月事不顺 ◎更年期障碍 ◎贫血 ◎感冒发烧 ◎呕吐与消化不良 附录: 对症饮料与食养蔬果汁索引 防炎食谱88道
文章试读
作者序 只有提升自愈力,才能守住健康/欧阳英 我从三十岁开始,便用包吃包住的方式收留患有癌症与疑难杂症的病人,名下的三间房子,都做为调养场所,帮助病人改善体质、恢复健康。迄今我也将此食疗方法带到大陆的重庆与浙江,成立了「食疗康复基地」,也即将在北京要成立第三所!希望在病人的疗愈过程中,能结合医疗与食疗,让病好得更快,并且连根拔除,永不再来! 总括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病人除了「能吃、能睡、能动」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加上「能利尿、能通便」这两个重要条件,才会迅速康复!最好是靠纯净的饮食设计,朝向零风险的食疗方向走,完全没有副作用才最安稳、最可靠!要顺应身体的症状,做出精准的饮食安排,例如腹泻时别急着吃止泻药,先要明白一定是肠道有不好的废物毒素,身体才会用「泻」的方式来排除,此刻应吃「木瓜香蕉酸奶」或「牛蒡原汁」,让身体泻得更彻底,完全把肠道宿便泻干净后,再喝「小米红枣地瓜粥」来收敛止泻,一切都要顺应自然。 「身体分分秒秒都在守护我们的生命」,所有异常的生理现象都是疗愈的过程,我们必须正确地解读它、支持它,并且不要阻止它(例如吃止泻药)。当身体某一器官发炎时,也是同样的状况,一定是吃、喝错了,病从口入,然后身体便启动了自愈力,发动免疫系统,号令白血球与病毒细菌作战,全面展开攻击,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红肿,甚至化脓流汤。其实这是反映战况惨烈,病毒细菌尸体化成了脓汤,我们应该要庆幸并感恩身体,为我们的健康努力奋战、不眠不休,不成功不罢休! 到底在体内发炎时,我们要如何大力支持身体呢?一、不吃「炸、煎、熏、烤、爆香」的食物。二、不吃任何加工食品。三、晚上提早就寝。四、要全素或素多荤少,少油、少盐、少糖。生命有无限的神奇,会自寻出路!当所有的疑难杂症(包括癌症)不药而愈时,那不叫「奇迹」,是我们尽了本份改善错误的生活作息与饮食内容,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发生,谁都能做到! 我与徐凡在复兴电台长期宣扬饮食疗法,感谢她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让大家得以充分交流「吃的智慧」。盼望透过徐凡与我的努力,大众能够正确选择食物,并且学习自然疗法,在平常时守护全家大小的健康,传承给后代、护佑子孙。 食养,重启身体健康密码/徐凡 在节目中与欧阳老师合作多年,深知精力汤好处。一星期我会饮用精力汤三或四次并食用五谷杂粮,以辅助因忙碌而无法兼顾的营养,尤其老师常在节目中提醒「便秘」是万病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特别摄取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保持身体机能的活力。 不知你是否和我有相同的看法:这些年罹癌人数与日俱增。除了大环境改变外,影响最关键的还是「饮食」,其实在病发前,身体会有警讯( 如:酸、痛、肿、痒或疲惫等),若再不留意,发炎指数会继续升高,就容易罹癌。有一年,家父因开刀而「肠沾黏」,医生说需要再开刀,但与家人商量之后,决定不再动刀,因家父年事已高,所以转由欧阳老师以「食疗」方式调整改善病情。两周后就稳定康复,同时也见证了「食疗」的功效,连家父都啧啧称奇。再者,我个人体验以「苹果减肥法」也成功瘦身。 在这本《发炎,是救命的警讯》中,分为五大章节,将现今常有的炎症与疾病分类解析。首先说明「食养」与生活习性连结的重要性,在第二及第三章节中,提供常见的炎症与文明病的食疗改善与做法,在第四章节说明有关新陈代谢的相关症状与饮食的调整,第五章节指出癌症的注意事项与分类,还有妇女朋友的常见问题与小朋友疾病的食养方法。书内除了贴心小提醒外,同时整理了「自我检测寒热体质表」以及「蔬菜水果的属性表」,让读者能一目了然,不用再去翻阅其他数据,同时也能开立属于自己的「对症食谱」,若能再配合调整生活作息与运动,就更臻完美。 当身体发炎或不适时会释放出讯号,要学习聆听身体的声音,因长期发炎或反复发炎会引起的疾病,从「食养」着手,就能预防。尤其外食族的朋友,如能找时间定期实行两到三天的定期断食排毒或肝胆排毒,就能重新启动身体健康密码,让肩颈不再酸疼,有神清气爽的全新感受。另外,爱美的朋友们,落实体内环保更增添肌肤净美与去斑的效果。 最后,致谢欧阳老师长期以来在节目中提供的「食养」信息,让我受益良多,同时感谢主编巧涵与编辑郁庭的修改,增添《发炎,是救命的警讯》的阅读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为健康行动吧! 什么是发炎? 炎症,俗称「发炎」,主要是因为身体受到外来刺激而产生的防御反应,这原本是好的预防机制;但相反的,发炎也会造成组织肿胀、渗出液和异常细胞增生,产生致病的风险。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许多文明病都与「发炎」有关,比如:心肌梗塞、糖尿病、阿兹海默氏症、癌症、过敏、自体免疫疾病等。三餐外食,油腻的饮食习惯会造成血液黏稠,这常是引起慢性发炎的帮凶。为避免体内产生慢性发炎,除了充足的睡眠与适当的运动外,得要靠正确的饮食观念,从食养着手防炎,就可以预防百病! 食养停看听 我必须很中肯地说,西医对人类的健康绝对有很大的贡献!就时间速度来看,西医特别是在「急重症」与「传染病」的救治上显得快速有效。然而,慢性病是属于生活习惯病,西医治疗慢性病多半是采取抑制和控制的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生活习惯病,绝对得从改变饮食着手。以糖尿病为例,西医以药物和胰岛素降血糖,看似有效,却无法避免走向并发症。透过食养临床实证,我们可以很清楚发现:只要吃得对,有正确的饮食方法与作息,食养可以帮助第二型糖尿病稳定血糖,从此不再依赖药物。 再以癌症的治疗为例,西医治疗癌症不外乎是三大常规:放疗(电疗)、化疗、开刀,这些治疗可以杀死癌细胞,也可以杀死正常细胞,且各种副作用随之而来。透过食养,先从「轻食」、「净食」来「断毒」,再以「血液排毒」、「肠道排毒」、「肝胆排毒」着手,清除体内积累的废毒物,身体自愈力将大大提升,当体内的自愈力带动细胞活化激能,免疫系统发挥机制,身体自然不药而愈。 有句话说:「是药三分毒。」无论西药或中药都有潜在的风险。台湾是全世界的洗肾冠军,很多洗肾病患,就是因为随意乱服药物。食养,采用的全是天然蔬果与五谷杂粮,鲜少用到药材。我经常提醒大家,身体出现任何病痛或异状,应该及早就医确诊,然后结合医疗与食养,将日常生活饮食引导到健康之路才是王道。当我们善待身体,生命就会开始自寻出路。 食养的中庸之道 走过自然疗法逾三十年,我将自己的心得与临床经验,整理成「食养二分法」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将饮食周计划分配成两组: ⑴在周一、三、五,实行全素饮食,需无油、无盐、无糖。 ⑵在周二、四、六、日,实行全素或素多荤少饮食,需少油、少盐、少糖。 每组的三餐内容一样,同时搭配「对症饮料」与「食养蔬果汁」。 本书中,针对不同疾病示范了许多食养排餐,提供读者朋友最完整的内容,如果能够持之以恒,按表操课,确实执行,当然再好不过了。假使因为工作忙碌或者在外不方便准备,可以将对症饮料换成白开水、食养蔬果汁换成水果,食用的时间与用量也可以依个人状况弹性调整。总之,开始起步后,慢慢走,就有机会抵达终点。 我推广「食养二分法」,是以「中庸之道」出发,找出理想与现实的折衷。例如,有人问我可不可以喝咖啡?我认为当然可以!从正向角度来看咖啡,它具有提神、利尿、通便的作用,但我会把咖啡列为「嗜好品」,因为咖啡有「上瘾」的可能。凡事「过犹不及」都不好,任何食物都不应该过量,也不适合天天吃,最简单的是采用「食养二分法」隔天交替,或者是「吃三天停一天」,这样可以减少过量与上瘾的潜在风险。 人的健康状况一旦失衡,身上可能同样出现好几种病症,例如:胃病、糖尿病、腰酸背痛,甚至癌症。此时,治疗该以什么为优先?答案很简单:要「回归病患自身的感受」。例如:从主观来判断,癌症应该是比胃病严重的,癌症会波及生命安全;但对病患来说,他可能已经与癌细胞和平共处多年,反而胃痛天天折磨他,让他食不下咽。因此,我们的食养方向,就必须从病患最难受的部分着手,解决立即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