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Info
Description
PRODUCT INFORMATION
比起財富或美麗,更極致的奢侈,是專注在眼前。 唯一收錄芭娜娜在付費電子雜誌「note」上的熱門文章。 疫後新版。 這樣生活,找到內在的力量。 藝術家無一例外。 乍看之下活得瀟灑,其實也有很多身陷泥沼毫不光鮮美麗的爛事。 周遭的人也跟著焦頭爛額。就是那樣無藥可救的生物。 但是當藝術家展現出彷彿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作品時,大家霎時忘卻那種辛苦。 忘卻辛苦時,人們在汙泥中仰望蓮花的神情,已接近本質。 我想那大概就是藝術。 ☀收錄大量精彩照片 這年頭不好說的事太多。因為是網路訂閱才看得到的內容,吉本芭娜娜創造兩個分身,一個是療癒的小魚腥草,一個是做自己的不思芭娜。共同發現生活中各種能夠稱為「奇蹟」的小小事情。 為付費訂閱自己的讀者而寫,在自媒體時代寫出超人氣連載。 在西班牙去超便宜的居酒屋,即使吃部位較差的次級火腿,喝比較便宜的氣泡酒,也能感到店員的矜持。「便宜算甚麼!在便宜餐館當中我家是最棒的,看到沒有!」唯有那種矜持,是沒錢也能擁有的,為何要放棄? ──但廁所還是很髒!(笑) 自己的媒體,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收錄吉本芭娜娜的日常閒談與生活哲學 試著這麼做,你也能找到內在的力量 ■我是從一個人開始出發,因為說出口才有了伙伴。 ■要找回自己心跳、呼吸、思考方式的步調,必須自己動手。 ■能夠結束平凡的一天才是最大的幸福。 ■無論在哪一行,到頭來都得磨練實力與才華,不斷付出努力才有用。 ■幫助別人活出個人風格,那才是真正的療癒。 ■唯有真正有才華的人才會替年輕人「加油打氣」。 作者在筆記網站「note」上的頻道至今持續更新,人氣不墜。詳日文讀者歡迎付費訂閱。
吉本芭娜娜 1964年生,東京人,日本大學藝術學文藝科畢業。本名吉本真秀子,1987 年以小說《廚房》獲第六屆海燕新人獎,正式踏入文壇。1988年《月影》榮獲泉鏡花文學獎。1989年《廚房》、《泡沬/聖域》榮獲藝術選獎文部大臣新人獎;同年《鶇》榮獲山本周五郎獎;1995 年以《甘露》贏得紫式部文學獎;2000年以《不倫與南美》榮獲文化村杜馬哥文學獎。2022年以《手套與憐憫》榮獲谷崎潤一郎獎。 作品獲海外30多國翻譯及出版。於義大利1993年獲思康諾獎,1996年的Fendissime文學獎(Under 35),1999年獲銀面具獎,2011年獲卡布里獎。 著有《廚房》、《泡沬/聖域》、《甘露》、《哀愁的預感》、《蜥蜴》、《白河夜船》、《蜜月旅行》、《無情/厄運》、《身體都知道》、《N‧P》、《不倫與南美》、《鶇》、《王國vol.1 仙女座高台》、《虹》、《羽衣》、《阿根廷婆婆》、《盡頭的回憶》、《王國vol. 2 悲痛、失去事物的影子,以及魔法》、《王國vol. 3 祕密的花園》、《雛菊的人生》、《食記百味》、《王國vol. 4 另一個世界》、《橡子姊妹》、《甜美的來生》、《地獄公主漢堡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這樣那樣生活的訣竅》、《在花床上午睡》、《千鳥酒館》、《原來如此的對話》(和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對談)、《不再獨自悲傷的夜晚》、《馬戲團之夜》、《惆悵又幸福的粉圓夢》、《群鳥》、《把心情拿去曬一曬──小魚腥草與不思芭娜》、《不是看手機的時候──小魚腥草與不思芭娜》、《喂!喂!下北澤》、《想想下北澤》、《小幸福寶典》、《吉本芭娜娜解答交朋友的煩惱》等。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多種。
TABLE OF CONTENT
瑣碎小事 御宅族萬歲&生存必要的是什麼 街頭洋溢的小奇蹟 爭議性發言較多的一篇(因為適逢年底) 新年,新的可能性 悲哀的色彩 人生的夢想 昂貴又難吃 豐饒的城市 邂逅與發現 H二人組 地中海的感傷(高第的影子) 銀杏行道樹小夜曲(何謂醫生) 保持自我本色 總會有辦法的啦~ 我是鶴光喲~ 負面女王健在! 偉大的人生 種種祕訣 懷念的前世(今生之內的)與瘦身 「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 世界在等著你 美與化妝的祕訣(人生的今天只有一次。當那人展現本質時,美的祕密就會出現) 身體都知道 大閘蟹的早晨 仔細想一想 重新來過 感冒生活 下定決心 何謂尊敬 變化才是活著的真滋味 只有眼前的事物存在
CONTENT PREVIEW OF THE BOOK
偉大的人生 今日小語 她孤軍奮戰,只是一心一意創作,最後病倒,離開人世。為兩個同母異父的女兒留下精彩的才華與精髓。 合田佐和子小姐,就是這樣才華洋溢的人物。 抽離人生的苦與樂,埋頭投入自己想創作的東西,一輩子都在專心描繪自認為美好的事物。 太過專心創作某種東西,那個作品不知不覺中自然會吸引他人。 她的作品就以這種自然的形式魅惑大眾,至今仍令人滿懷敬畏,毫不落伍地存在。 我很喜歡佐和子的女兒信代的作品,委託她畫過《盡頭的回憶》及《關於她》等書的封面。和作風奇特又美麗的她共事非常愉快,最重要的是,凡是她手指碰觸之物都會變成作品,果然是天才,毋須用言語多做說明,她就能用一幅拼貼畫完美表現出我的小說主題(不知多少次讓我感到這樣根本不需要小說了嘛!)。 我心想,這對母女的才華太可怕了!每次和她們見面總是悠哉地大聊特聊食物、神奇療法、受騙的經歷、埃及超厲害等等話題,每每讓我甘拜下風。 我認為,藝術自有跨越各種領域的藝術特有語言。 走在藝術的路上,雖然各有各的個性與領域,但只要看著那個人講講話,便可在一瞬間互相明白對方到底懂得多少,有多少本領。 所以就算來往不多,只要彼此都在就夠了。 我想這大概是任何工作領域都有的事。 比方說編輯同行(笑)。 或者配線技師同行! 我們現在接收到的資訊多半是被「廣告」控制,所以日本無論有多麼厲害的作品,仍有太多人不知道。反過來說,有時會被刻意封鎖資訊不讓人知道。 因此許多藝術家在經濟上很拮据,不過將來國內外應該會再出現「大老闆」、「金主」的制度吧。因為真正過著有意義人生的那種有錢人,如果不從短時間內便可讓靈魂對等充電的「藝術」得到力量,就會活不下去。 不過,如果去佐和子的展覽會場,或早川義夫的演唱會、岡本太郎的紀念館這種「內行人都知道」的場所,總會看到很多人,其中也有剛認識那位藝術家不久的年輕人熱心待在現場,看到這種情形,我就感到日本的前途沒問題,會打從心底鬆口氣。 原本岡本太郎過世後,在墨西哥建設到一半就中斷形似廢墟的飯店,發現了一幅壁畫《給明日的神話》,當這幅壁畫出現在澀谷車站時,我想只有這裡才有希望了。 年事已高的岡本太郎遺孀敏子女士,專程前往墨西哥確認那幅畫到底是不是太郎的作品,後來我聽敏子女士親口談起看到壁畫那一瞬間的感受。 敏子女士兩眼發亮地說,那是真品,她得以與愛人重逢,她想找個地方可以給更多人觀賞。之後過一陣子,敏子女士就過世了。 因此,每次去澀谷車站,我總是心潮澎湃,非常慶幸。 小魚腥草 Aura 過去在國內外美術館我見過太多精彩的畫作。 原畫散發的力量果然非比尋常。 站在梵谷的畫作前,真的會覺得時間飛逝,驀然回神已過了三十分鐘。 我在各國見過各種名畫。達文西、莫內、克利、畢卡索、達利、波堤且利、卡拉瓦喬、哥雅、馬蒂斯……讓人忘記身在何時何地。感覺可以天長地久的一直觀賞。 那天,松濤美術館把佐和子過去的作品按照年代整理公開展出,我差點迷路,好不容易趕上開幕酒會時,當時敏子女士和佐和子都還在世,正在眼前吟吟微笑。 有幸見到這些偉大的人物,而且他們還認識我,不知如何照亮了我這孤獨的道路。 唯有真正有才華的人才會替年輕人「加油打氣」。 因為他們知道,一如自己的道路獨一無二,那個年輕人的道路也同樣獨一無二。 佐和子的畫作全都靜靜閃耀光輝。 而且活著。 是活生生的。散發淡淡的光彩,搖曳,呼吸。 她描繪的人事物,擺脫了在人間的型態,籠罩那個靈魂具備的真正光芒。 我就像觀賞前述世界知名畫家的作品時一樣,站在那裡流連忘返。光是一天不夠,連去了好幾次。 她如實描繪心靈所見的東西(不是「肉眼所見的東西」)。 因此人生也只依循「真正去看」這點前進。 我很榮幸能夠稍微接觸到如此偉大的人生。 藝術家無一例外。乍看之下活得瀟灑,其實也有很多身陷泥沼毫不光鮮美麗的爛事。周遭的人也跟著焦頭爛額。就是那樣無藥可救的生物, 但是,當藝術家展現出彷彿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作品時,大家霎時忘卻那種辛苦。 忘卻辛苦時,人們在汙泥中仰望蓮花的神情,已接近本質。 我想那大概就是藝術。 不思芭娜 偏頗 我曾和奈良美智去過阿姆斯特丹。 他真的是個無法參與團體行動的人。 總是自己匆匆走掉。不是惡意作對,也不是任性。 他純粹是只能按照自己的步調行動。